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小学部于3月25-26日开展了“六个一”教学竞赛活动。本次活动以“AI助力高效课堂”为主题,四位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将智能工具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呈现了四节精彩纷呈的竞赛课。
数学乔文鑫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装饰图中的奥秘》一课,乔老师创造性降低难度,利用AI互动游戏“抓拍”教室中的对称物品,引导学生用手指划动屏幕模拟图形平移,让一年级学生在玩中学,初步感知数学的秩序美,也让抽象的数学原理变得可视化、趣味化。
美术葛海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恐龙世界》一课,葛老师通过AR交互技术使恐龙重回课堂,学生通过AR恐龙展示来更好地观察恐龙的身体结构、特征等。在沉浸式观察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虚实交互的场景中完成艺术创作,这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重新定义了不一样的美术课堂。
美术廉笛鹤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巧用对称形》一课,课堂上,学生们讨论如何把对称形式剪纸融入到生活中,教师通过AI软件生成图片,直接把学生的想法具象化,为学生拓宽了设计思路,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课程结尾教师播放AI视频《我用非遗造沈阳》,让学生们了解AI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并思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更好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美术李彦儒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李老师充分利用AI技术降低二年级学生的理解门槛,借助AI生成的图片引出“巨人是什么样的”主线问题,再利用AI软件将场景中的桌椅、同学等元素按照比例扩大,提供AI生成的参考图,帮学生突破创作瓶颈,提升课堂效率。
公开课结束后,领导们对四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教师们能精准把握AI辅助而非替代的定位,借助人工智能服务教学目标,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的行为,又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希望: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新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态。
本次竞赛既是教师们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我们将继续以技术为翼,推动课堂教学向“个性化、智能化、跨学科化”迈进,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