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密围绕新课程标准与全新教材体系,精心策划并启动了一系列公开课活动。系列活动贯穿于十月,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探索,更是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
通过公开课这一平台,教师们得以展示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开放、互动、高效的学习环境。此举旨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策略,共同推动学部教学体系向着更加科学、先进的方向迈进。
为了推进新课标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新课标要求下的课程设计能力,加快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七、八年级的五位数学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公开课教学展示,课后督导组专家、学部领导对课程进行了细致点评。
八年级的四位教师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主题,围绕学生“如何学”精心设计课程,并在课程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思维的养成。高丽娜老师从实际生活入手,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应用,流程设计清晰。
金萍老师以笛卡尔坐标系的讲解视频作为切入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渗透了数学史观,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在授课过程中,金老师不断鼓励点拨学生,使学生受益匪浅。
李丽颖老师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板书工整且多媒体课件应用合理,真正为学生们呈现了一节有吸引力且高效的课堂。
陈熙嫄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概念、意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学生们积极提问、参与讨论,课堂气氛融洽。
七年级魏爽老师围绕新教材,以“问题解决策略:归纳”为主题,巧妙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通过类比、猜想等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分享成果中,共同解决问题。面对学生课堂生成的疑问,魏老师还带领学生进一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升了课堂的及时反馈性。
课后教研会上,督导组刘宇主席从课堂合作效能和课堂规范性呈现上给出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他就课堂教学细节和数学探索课的呈现方式给出教学建议。
初中部校长佟建华对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她提出在探索课程的设计中可以更加释放学生的认知过程,结合信息技术,把值得讨论的部分放给小组,利用学生自己开放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只有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碰撞才能生本课堂学习效能最大化。佟校长对实际问题的引入也给出了独到的设计想法。
公开课活动承载着学部对于教学的示范与引领,如同教育改革浪潮中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鼓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此项活动还将持续开展,学部期望能够借此调动全体教师对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实践,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创新力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