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理化生联合“拯救草莓” 项目式学习引领科学教育
阳春三月,育才实验初中部的学生们正在乐享“莓”好时光。在“拯救草莓”项目式学习活动中,他们成功地为校园草莓种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活动由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联合发起,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升学科素养的目的。
面对校园中日益增多的草莓种植需求与土地短缺之间的矛盾,师生合作研究,提出项目方案、动手设计制作,通过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了生物科学的无土栽培技术、化学学科的溶液配置知识以及物理学科的硬件平台搭建技能,最终大幅提升了春季草莓种植能力。
一开始,生物组教师带领学生移植草莓幼苗,尝试水培草莓。草莓园是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直的田垄,绿色的植物生机勃勃。由于学校要在土地里种植农作物,所以水果种植就要改为水培才能更好利用空间。而移植最好在春季进行,以避免极端的温度和湿度对植物造成伤害。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引导小心翼翼地用铲子从土壤中挖出植物的根,保留一定量的土壤来保护幼根和根毛,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成活率。
移植过程在师生间默契的合作下顺利完成,大家不仅体会到生物书中根尖那强有力的生命力,更感叹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为了助力草莓水培的成功,营养液必不可少。学生们主动向化学老师求助,学习营养液的制作。化学学科教师首先让大家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了解营养液中包含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以及它们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关键作用。随后,教师带领同学们亲自动手配制适合草莓生长的营养液,并强调了营养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浓度的控制、搅拌的均匀性等。草莓苗们在营养和爱心的加持下茁壮成长,相信也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
在该项目中,物理教研组主要指导学生解决植物在水中的架构和后期如何便利的补充与更换营养液问题。学生们将废弃的矿泉水瓶一分为二,底座作为水培容器,饮水口倒置作为支架,通过廉价易得的方式解决了植物在水中的架构问题。他们还用软胶管和塑料瓶构建连通器,通过调节塑料瓶的高度,实现液面自动平衡,无损更换营养液。同时,利用连通器还可以保证每个水培容器中液面始终保持一致,不至于出现因遗忘导致植物缺水、营养不均衡的问题。这样一来,小小的项目成果既经济又环保实用。
在此次“拯救草莓”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草莓幼苗的水培过程,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探究形式中,紧紧跟随问题的指引,整理与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发现问题的突破点,及时展开讨论与实验,真正增强了科学意识,提升了科学素养。
坚持知识学习从实践中来,坚持用科学教育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育才实验初中部将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把初中科学教育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