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验要闻
【学校·要闻】搭建多元开放平台,贯通培养创新人才——全国第三届民办义务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侧记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量:81
2025年3月31日,全国第三届民办义务教育创新发展论坛进入实地参访环节,7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同仁来到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参观考察。
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艺术中心和学生寝室,观摩了小学部大课间活动。小讲解员为各位参会人员介绍了小学部“国本+校本+选修走班”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讲解了马克笔手绘、剪纸、泥塑、超轻粘土等多样的课程学习内容,展示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操场上,与会人员们参观了小学部举行的“清明祭英烈,奋斗正当时”的主题升旗仪式,孩子们整齐的站姿、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国歌声、坚定的宣誓声……让与会领导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珍贵、美好的时刻。
在小学部的科技教育教学展示区,与会人员详细询问了学校科技课程的实施情况,并和学生充分互动。讲解员介绍了同学们结合“探索星空,圆航天之梦”“守望稻田,圆禾下之梦”“强健体魄、圆栋梁之梦”等主题项目化学习制作的作品。例如用黏土捏出的行星,通过“等比例缩小”展现地月距离;用LED灯串联电路模拟恒星发光,并用几何图形设计行星轨道支架;通过电路制作的自动浇水设备并用多种原料拼装的农场模型;用纸或纸壳等材料制作的风向标、各种造型的轮船、桥梁、房屋等手工作品。讲解员们一边展示作品一边讲解制作材料、制作过程或制作原理,有的还亲自动手演示操作过程,大方得体的展示、流畅清晰的表达博得了与会人员的连连称赞。
初中部科技教育展示区陈列了部分学生科技作品和师生在科创赛事中获得的奖牌奖状。学部从“普适教育筑基”与“个性发展赋能”两大维度入手,全面推进科创教育。在普适教育方面,学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真实场景育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感受科学、热爱科学。例如“北斗定位闯关”项目,将北斗导航系统融入体育、地理与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学部还设立了校内田园与科普生态园,为学生提供活的课堂,让他们在劳动中探究植物生长规律、在美术课上绘制生态图谱、在“拯救草莓”项目化学习中用化学手段改良土壤。
在个性发展赋能方面,学部构建了“基础+拓展+竞赛”三级课程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编程、机器人、无人机等拓展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启蒙需求,而C++算法、VEX工程挑战赛等课程则为学生冲刺高级赛事提供了有力支持。当与会人员了解到,学校“科创工作室”2024年在省级以上科创赛事获奖人数实现“井喷式”增长,纷纷表示惊叹。

在生态科普馆,参会代表们开启了一场充实的探索之旅。他们首先参观了基地的整体设施,全方位了解了其功能布局与独特之处。接着,观摩了基地正在开展的自然美育写生课程和特色地理课程,沉浸式感受自然与教育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独特魅力。同时,代表们还饶有兴致地欣赏了正在展出的美术项目化学习实践成果——初中部的《植物名片》以及小学部的《本草纲目》 。
这些展示生动呈现出学生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也有力展现了项目化学习在美术教育领域结出的累累硕果。整个过程中,教师讲解员和学生讲解员全程陪同,为参会代表进行细致讲解。他们用清晰的表达、专业的知识,将课程的设计理念、作品的创作思路以及标本的科学价值一一阐述,让代表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所见所闻。
而最令代表们赞叹不已的,是沈阳市植物多样性基础调查标本展。展览中,50份来自沈阳市不同中小学的青少年标本作品整齐排列,每一份作品都凝聚着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 、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充分展现了沈阳青少年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实践与思考,以及我校在开展科学教育和自然生态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
随后,代表们来到基地小动物园,大家兴致勃勃地参与梅花鹿的喂养,感受着动物与人类之间那份奇妙的信任。不少代表还被鸵鸟独特的外形吸引,纷纷与鸵鸟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沈抚育才实验学校“0-18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卓越而富有成效,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坚持立德树人,从设施、课程、师资和活动多角度促进五育融合,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大量宝贵实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