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研教改
【国高·活动】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国际高中部举行第四届理科实验竞赛
发布时间:2024-07-17
浏览量:665
6月28日,国际高中部在生态科普基地教室举行了第四届理科实验竞赛,共有8组化学实验参加了决赛评选。学部主任谢艳、教学处副主任于天娇、德育处副主任丁俊智及中外理科组教师担任评委。 
毕明煌老师担任主持,他肯定了同学们在前期的充分准备,并预祝各组选手稳定发挥、取得佳绩。8个实验小组在赛前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随后各组同学依次上台介绍并展示实验过程,说明化学原理。现场比赛有序进行,每组选手都准备充分,分工明确。
091班何艾衡、王昊博灭火实验
灭火实验中,小苏打里的碳酸氢钠和醋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沉降过程中二氧化碳包围火焰会让蜡烛周围缺氧,所以无法继续燃烧,这也是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两位同学实验操作熟练,安全意识高,展现了优秀的实验技能。
1101班夏嘉怡、吴尚梅化学与食品
化学与食品实验中,两位选手现场制作奶茶,从生活入手,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参赛同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紧密,表现出了出色的学术素养。制作后,评委老师与学生观众品尝了选手自制的奶茶,并进行了评价。同时,毕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食品添加剂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使用剂量的范围。
091班李思瑶、朱品谦黄金雨实验
黄金雨实验的原理是将可溶性铅盐与含碘离子的盐按比例混合,溶液静置后并让其自然冷却,在此期间会出现细小的黄色沉淀物,即碘化铅,产生如同黄金雨的实验效果。现场同学和老师无不为之惊叹!
091班级陈美霖、封嘉瑞、王梓箓流血的假伤口实验
流血的假伤口的实验原理是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硫氰合铁络合物,如同伤口流血。
101班级杨晟喆、王桢、张可欣蓝瓶子实验
蓝瓶子实验通过葡萄糖+氢氧化钠+亚甲基蓝相互反应,产生的视觉效果是静止的时候溶液是透明色,震荡一段时间溶液呈蓝色,最后又慢慢变透明。整体实验过程严谨高效,操作熟练。
1101班级任永昕、刘济侨鲁米诺实验
学生从海边自然现象“蓝眼泪”导入鲁米诺实验。鲁米诺,又名发光氨,常温下是一种苍黄色粉末,由于血红蛋白含有铁,而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鲁米诺使其发光。实验中,展现了参赛同学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和思维,呈现出对实验内容的深刻理解。
1101班曲胜麟、刘仕彪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该组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出发,进行了两个小实验—“大象牙膏”实验和丁烷燃烧实验。
“大象牙膏”实验
“大象牙膏实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混合后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水,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丁烷燃烧的实验原理是丁烷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和水,并释放热量,从而产生火焰。
101班李沐泽、付佳、金睿鑫CdSe的快速合成及微晶荧光实验
CdSe的快速合成及微晶荧光实验采用溶液法,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控制CdSe微晶的形成,以获得所需的粒径和形态。合成后的CdSe微晶表现出优异的荧光性能,适用于多种光电器件和材料科学研究。三位参赛同学对实验原理及其应用领域有清晰的认识,展现了对化学的热爱和追求。
实验结束后,毕老师对各组进行点评。七名评委对每组实验进行打分,最终,1101班曲胜麟、刘仕彪“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101班级任永昕、刘济侨“鲁米诺实验”获得了一等奖;1101班夏嘉怡、吴尚梅“化学与食品”实验,091班李思瑶、朱品谦“黄金雨实验”获得了二等奖;091班何艾衡、王昊博“灭火实验”,091班级陈美霖、封嘉瑞、王梓箓“流血的假伤”实验,101班级杨晟喆、王桢、张可欣“蓝瓶子实验”,101班李沐泽、付佳、金睿鑫“CdSe的快速合成及微晶荧光实验”获得了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本次化学竞赛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希望同学们在竞赛中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的协作意识,深入的学习理科知识,不断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