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督导】英语教研“备、教、评”,深耕细作促课改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校教学督导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政策要求。紧密结合当前高中教学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富有实效的教育教研模式。教学督导部专家引领高中英语学科教师,共同经历了一场“备、教、评”紧密联动的教研之旅。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精美课堂。通过集体备课的智慧碰撞,以及同课异构的多元实践,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备”——智囊团备,共研共享
5月30日,我校高中英语教师与督导部专家们共同针对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One“Understanding ideas: The Best Medicine”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备课伊始,教师们基于各自对教材深入的分析,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视角,竞相分享各自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在这个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磨砺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打造更为生动、有趣且富有深度的课堂。
随后,专家们以专业的视角引领教师们对教材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挖掘,细致分析了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并紧密结合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教学方案能够贴近学生实际。在此基础上,使教师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核心,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策略,教师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目标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家们还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们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探究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更加完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整个备课过程充满了智慧和创意的碰撞。
二、“教”——同课异构,各展风采
6月12日,高二年级的四位英语教师,凭借各自精心打磨的教学方案,在讲台上展现了同一节课的多元魅力和独特风采。在教学过程中,专家们和同行教师们进行了实时的跟踪和观察。
其中郭芸婷和包莉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合作学习方法。她们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任务性学习,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在相互讨论和合作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有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苏天婵老师的板书设计独具匠心,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她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在梳理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系统、连贯,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杨爽老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她精心设计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把握,使词汇学习不再是孤立的,与文本理解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
四位教师各具特色,教学风格迥异,却都展现了我校英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英语盛宴。
三、“评”——评课共研,共鉴课堂
在评课环节教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反思。从引人入胜的引课环节到与学生互动的每一个细节,每位教师都细致地回顾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并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受。同时,专家与老师们展开了评课共研的活动。专家们结合备课过程中的细节,重新审视了授课时教学内容是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以及教学目标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近两个小时的评课教研活动中,专家和教师们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引课环节、如何设置问题引领课堂、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是否有效完成教学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这种研讨互评共进的方式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推动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师们通过反思和借鉴,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整个教研活动从“备、教、评”三个方面全面展开,专家全程深度参与,确保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不仅在教学准备阶段给予了教师们精心的指导,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时的跟踪与点评,深入课堂,观察教师们的教学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专家们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教师们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备、教、评”这种紧密联动的教研模式,使教师们在相互借鉴共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提升,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教育的双向共赢。
我校教学督导部将继续深化并推广这种教研模式,以推动学校的教育迈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