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 组装轨道卫星模型 点亮少年科技梦想——我校学生参与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当外卖小哥穿越城市车流将食物从餐厅送到你的手上时,他的行动轨迹会完整地记录在外卖软件的地图上,800米,600米,50米……我们的卫星在天上那么远,是怎么做到的?”在沈抚育才实验学校科技创新实验室里,小学生们兴致勃勃探寻北斗导航系统的秘密,还可以亲手组装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模型。这是本学期,我校参与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后开发的科学课程。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生态环境部六家部委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活动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记录、设计制作、实验验证等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实践与调查,并通过活动网站提交调查数据和活动成果。
我校活动由综合业务部组织,目前共有8名指导教师和小学部53名学生组成的13支队伍参与,活动主题为“北斗领航梦想”“爱护我们的眼睛”和“节约粮食”。
“北斗领航梦想”主题由李昊、郎文婷老师参与指导,依托我校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课程研究。同学们通过观测太空中运行的北斗卫星,了解卫星的运行状态,学习卫星导航系统的科学原理、结构组成和运行机制;学会通过终端设备接收卫星信号,使用定位和导航功能,绘制地图、测量距离、记录轨迹;寻找身边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大胆尝试,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强大魅力。
通过参与北斗领航梦想调查体验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感受到了祖国航天科技的领先技术,确立了学习目标,努力学习先进技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强国的未来接班人。
“爱护我们的眼睛”主题由李韦、张希娇、赵余晖、董春柳老师参与指导。同学们从调查感觉器官出发,重点认识眼睛的结构与功能,探索眼睛的本领;调查中小学生常见的眼部疾病;聚焦中小学生患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近视,了解什么是近视、近视的眼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视的危害有哪些,从而促使同学们意识到科学用眼、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会,制作调查问卷,到医院、眼镜店进行了现场实地调查,查阅图书馆和网络资料,参加学术会,进行了班级保护视力知识讲座,组织辽宁省科技馆的探索之旅等形式进行调研,学生们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调研数据,通过调研成果制定科学用眼行动方案、总结近视眼治疗矫正方法、设计创意护眼产品等,对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特别是已近视的同学提出了爱眼护眼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班会等形式面向年级学生普及近视防控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眼健康意识。每个人都是护眼监督员,提醒班级同学们养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并向更多的同学们普及科学用眼的小知识。师生共同承担起呵护青少年光明的未来的使命和责任。
“节约粮食”主题刘帅、刘娜、郎文婷老师参与指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意义重大。同学们查阅网络资料文献,设计参与现场调研调查家乡粮食种类、家乡粮食产量、家乡特色食物,学习调研粮食作物的生长阶段及管理方法、参与水稻种植种植与收获体验、担任食堂“光盘行动”监督员、制定食堂光盘方案。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化身“小记者”到农村田间采访农民伯伯,同学们了解到了家乡辽宁的粮食产品种类和特色食物种类,了解了家乡饮食特点,为传承和发扬家乡饮食文化打下基础;在校园农场,同学们亲自参与了一年的水稻种植体验,学习了关于水稻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播种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同学们还针对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重视粮食生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关乎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通过参与活动,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决心。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引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沈抚育才实验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认知水平,不断完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突出项目实践性质,体现跨学科特色,让学生在增强探究兴趣的同时,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