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研教改
【初中·教学】杨莉老师在“2023年沈阳市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培训会”上交流经验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量:586

11月17日,在沈阳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建设及高质量实施培训会上,我校初中部杨莉老师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为题进行发言。会上,她分享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的研究与思考,及学校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过程,展示了我校课程实施的有效举措和先进经验。
首先,杨莉老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行了细致解读,强调初中教学实践应立足课程目标,抓住“纲要”中推荐的五十五个初中活动主题,加强对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种活动方式的平衡与统筹,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可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
随后,她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从“融合与整合,推动课程向纵深发展”“依托项目式学习,提供深度学习可能”两个方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初中部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的“实践育人”任务转向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为避免简单的学科交叉带来的学习浅显化和形式化,真正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跨界思维能力,有效的跨学科教研就尤为重要。为此,杨莉老师带领初中部项目式学习工作室和劳动教育工作室,通过开展跨学科教研,构建多维立体的知识关系,在学科整合中让学生把“学会的知识”变成“会用的技能”。同时,在课程融合理念的统整下,学校把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把“品德的养成”变成“优秀的品质”。
培训中,杨莉老师还以《知中秋、赞中秋、品中秋、送中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介绍了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下创设真实情境,以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跨学科学习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实现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做法。在分享中,她设计的项目化学习“三、四、五、六”模式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本次分享是初中部课程改革成果的一次展示,是学部关注团队建设、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缩影。几年来,初中部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关注真实情境,注重学科之间有机融合,加强对综合活动与实践的构思,鼓励学生有效交流和表达,致力于将课程打造成为具有生长力的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