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学】科教融合向未来 社会实践促成长——沈抚育才实验学校科学教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依据沈抚育才实验学校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方案,着力开拓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与周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科学教育合作关系,实现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良好局面。在学校业务指导部的组织和协调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一:初中部强基班学生前往北京参加科技研学活动。
4月26日,初中部强基班学生在京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探访了电工所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基地、科技成果展厅、“寰”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以及力学所怀柔风洞实验群,深入体验了科技创新的魅力。在电工所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基地,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未来的能源世界,一排排巨大的镜面反射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正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出清洁的电力;学生身临其境手拿阻力伞,感受风力等级;还有两位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热发电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学生们对科技创新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对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重要性也有更为深刻地认识。
实践活动二:高中部科创班学生走进金属所探索科学之美。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举办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大型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科普育才 科技强材”,沈抚育才实验学校高中部科创班学生与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学生一起走进金属所,探索科学之美。“院士面对面”环节特别邀请李殿中院士作《为“地下蛟龙”铸造钢铁脊梁》的科普报告。李殿中院士激励学生要心系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做起,潜心钻研。学生们还参观了材料科普嘉年华,通过材料认知、神奇的新材料、材料科学前沿三大展区了解材料学基本知识,在“磁”起必“浮”、水韵流转、一箭逐梦苍穹、彩虹摇摇乐四大互动实验区充分感受动手的乐趣,收获满满。
6月18日,高中特长部130多名学生走进辽宁材料实验室,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材料课”。首先同学们参观了辽宁材料实验室材料百年长廊,了解了材料科学发展史上的58个重要成果。随后同学们来到郭可信材料表征中心西大厅,在这里,首先聆听了矫铨研究员“材料百年”的科普讲座,了解了材料科学是什么、材料科学的重要意义有哪些。随后周杨韬研究员为同学们做“从放大镜到电子显微镜”的科普介绍,将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最后同学们参观了郭可信材料表征中心电镜区域,近距离了解科普讲座中出现的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类材料分析表征精密仪器,对材料科学与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6月20日,沈抚育才实验学校携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参观学习活动。活动伊始,肖军博士为学生们呈现了一次关于净水材料应用的精彩讲座。他不仅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还融入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丰富的科学知识盛宴。在讲座中,肖军博士还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的提问,不仅为学生们揭开了材料科学的神秘面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材料科学研究向往的种子。
随后,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实验室。实验室内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不断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使他们沉浸在浓厚的科研环境中。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学生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也随之增长。
实践活动五:初中部学生前往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进行研学活动
6月24日,初中部带领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展厅,聆听科普报告,近距离领略科学的魅力,激发未来的无限想象,尽享科学盛宴。展厅内多种高端声光电互动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科普可观性和传播效率,学生们沉浸其中进行科普体验。6月25日,初中部带领学生启程清华大学研学之旅,亲身感受到中国顶尖学府的独特魅力,领略清华学霸风采,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科学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沈抚育才实验学校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工作,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坚守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让科学课堂深植科技教育沃土,从学校实际出发,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措施,为学生构建了科技创新的成长平台,助力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