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校】高考倒计时180天,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调整心态?
2024年高考越来越近,大部分家长和考生都会感到焦虑。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备战高考呢?本文根据众多心理研究给各位考生一些减压方法,同时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后勤工作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高考前我们总会感到压力和煎熬。它们不会自己从你身上迈过去,而是等着你去跨过。适度焦虑,其实利于备考。但当压力让你喘不过气,要记住,永远给自己留一股向前的力。跑着跑着,就会看见光亮。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也以平常心对待模拟考试。一模、二模,是帮助自己找问题的考试。部分同学一模、二模发生失误,有的同学是因为提前进入紧张氛围,也有同学还没进入状态。成绩起伏,仅仅说明在这一阶段中,你的学习效果还不足以立刻见效,现在的成绩还不能反映你的能力水平。一模、二模出现问题,反而是好事,不必太紧张,对暴露出的问题,做好总结,为三模、高考打好基础。
高三备考时信心是很重要的,除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还要在复习策略上调整,可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目标难度,让自己收获复习的成就感。
科学安排生活,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慢跑等。在这时你可以远离一切烦琐的事情,与内心单独相处。这样不但有助于减轻压力,也能及时消除疲劳。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听听音乐、泡泡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喊宣泄压抑的情绪。暂时性地将注意力转换到学习之外的地方,让自己转换一些情绪。
这个减压法在考试之前和考试过程中都会被老师和家长提到。记住它的要领:缓慢而有节奏的吸气和呼气;缓慢而有节奏的吸气,然后屏住呼吸1、2秒钟, 再缓慢而有节奏的呼气;呼气时将嘴微微张开。
每周找出一段自由安静的时间,和自己来一次心灵对话,认真分析最近自己的状态,将好的不好的方面都写出来。并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自己:心中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人难,我难,我不畏难。”“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时间从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9月至1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过程的“激情期”,这时孩子的表现为积极、勤奋、努力、投入,充满信心。
家长对策: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就是保障后勤供给。
12月至次年1月是孩子准备高考的“疲劳烦躁期”,孩子容易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
家长对策:在这一时期,家长要做的工作是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改善孩子的情绪,不要因生活小事与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不要急躁,相信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会调整好的。
3月份随着二轮复习的到来,有些同学成绩有较大提高,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排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大学,脑海里一片茫然。
家长对策:这时孩子最需要家长给予切实的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排名没有进步不代表自己的成绩没有进步,因为别人也在努力,别人没有坐在那儿等着你,实际上是大家都在进步,排名不进步不代表没有好的结果。
到了5月份,随着高考的临近,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
家长对策:这时家长最好不要用“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更加紧张。建议家长以平常心看待,或者求助于班主任、心理专家等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
高三虽然以分数为重,但不只有分数。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是“为每一个孩子准备好未来”。我们需要鼓励支持孩子全面成长,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分数是一时的,成长是一生的。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话:温情是最坚强的意志,朴实是最简洁的名片,执着是最深情的拥抱,包容是最耐心的等待,等待,花会静静地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