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育才实验在时光的轮转中即将迎来它和我们的第十五个年头。回首来时路,从青涩懵懂到独当一面,从满怀热情的一腔热血到初心不改的坚守执着,老师们透过笔端诉说着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四季轮转,沧海横流,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是“此处热爱,此路拼搏”的我们共历风雨却永恒不变的情谊;是“我们都将用各自的方式努力着,不摒弃纯真,不拒绝每一次共同成长”的坚定;是“我愿用爱的赤诚为孩子们点燃希望的明灯,用执着的情怀在美丽的育才园里润物无声”的守护;是对每一位并肩同行的战友“感恩陪伴,前路可期,我们一起向未来”的激情呼唤。本期继续选登“非凡10+年·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优秀稿件,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初中部苏畅老师,小学部高南老师、李芳老师的成长心路。
苏畅,中学高级教师,学年组长,教学副主任。200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同年来到东北育才工作,现就职于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初中部。从教13年来,始终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课启程,深耕语文教学;践行使命,坚守育人初心。
致十年挚友的一封信
展信佳,见字如晤。十三年,我掰着手指算了好几遍,记忆被搅腾起来。这里的深秋与十三年前大有不同,进门的主路刷成了湖蓝色,像是天空的倒影,两旁的枫树茁壮了很多,小学部的孩子们在树下寻找着相同的落叶,大一些的少年似乎并不关心树的姿态,他们心里盘算着那些青春的秘密。但,再美的金黄,也始终不及你,那一抹育才绿。2009年,大巴车从东北师范大学始发,行李装载着我们对育才园的憧憬和期许,被育才选中的兴奋大于对事业未知的迷茫。我们相见在夏日,你用建筑向我诉说:沉稳是你的底色。在刚刚入职的那三年,你有计划、有步骤地滋养、熏陶我。新教师系列培养工程、“青蓝结对”、集团化教育优势、名师培养工程缩短了我对职业的适应周期。你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育才教师应该有的样子,一名育才学子应该有的标准,以及这一切背后的那种不断“追求卓越”的育才精神。犹记得,备战新教师的“六个一”竞赛时,曾经的校友而今的同事,在空荡无人的教室一遍遍练习板书;一页页手写的教案、一张张手写的笔记、一趟趟无生课堂的演练、一次次课程设计的修改,最晚熄灭的灯光,曾经的同窗,而今的战友,我们践行着初为人师的理想。学生宿舍的上下铺,是男老师们搬上楼的;孩子们的被罩、枕套,是女老师们亲手整理的;想家、失落的孩子,在楼梯偷偷抹眼泪,总有同事前去安慰;进步、成长的学生,在操场放肆欢愉时,总有我们在旁微笑。连续值班一个月的拼搏记载着那段闪光的日子,记录着与育才实验共成长、同拼搏的岁月。那段时光,你我都是青涩的,但你我同样知道,我们是育才园里最为蓬勃的——秉承育才精神,创建实验特色。时光冉冉,告别了初为人师的惶恐,我想向你展示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多少经验、语文教学取得了哪些心得、学科研究有了哪些长进……你笑而不语。你瞳仁里的影子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教师仍然坚守在教室里、高效而又有序的教育教学活动仍然锐意更迭、每个深耕教育的同事都在这里绽放自己的姿态,而你更包容、更深邃、更沉淀、更丰富,一步步走出自己的风貌……你只是把一切娓娓道来,既没有宏篇大论,也没有起伏激荡,静水流深、光而不耀,是你。此处热爱,此路拼搏。人生到了某个阶段,彷徨、迷茫、疲惫,准时到访。教学和教育工作在熟悉之后,再想突破并不容易。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困难,那些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那些让人灰心失落的时刻……我渴望找到安慰和力量。在你一次次转型、突破、进取的过程中,我看的是你一次次的自我革新……我知道,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所有的困难都有办法。那些难题就像我身前的影子,而你就是我身后的火焰,火焰越高,影子越小。你曾给我走过黑暗的光明,你曾给我度过寒冷的温暖,你了解我内心的一波一澜,你像守时的知己,如约而至,和我分享育才园的点点滴滴,给我看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让我相信,我们今天付出的一切,因为孩子们的收获和笑脸而变得有意义。操场、甬路换了崭新的照明灯,敲下最后一段字符,它们正好亮起。迟迟暮色向晚,我们站在时间的对岸。爱不会永远炽烈,但会永远浪漫。繁茂的枝叶是你,高大的树干是你,连同你黝黑的泥土,我都爱。我愿你永远蓬勃、不屈。
此致
祝好!
高南,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就职于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学年组长。从教14年里,一直从事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一直努力用语文去点燃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火种,用爱去激发学生积极的向上力量。
不摒弃纯真 不拒绝成长
——我的教育故事
2008年实验学校刚刚成立,我刚刚大学毕业;2022年育才实验建校十四年,我的教龄也刷新到数字十四。十四年里,我把最美好的年华绽放在育才实验,育才实验也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最丰饶的沃土。我自知我并不是成长最快的那个,对我来说,成长就是一个个日子的累加,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送走的三届毕业生,许许多多繁忙的白天和夜晚;成长就是那些困惑和思索后做出的一次次的改变和那份不变的追求;成长就是多一点点的从容和信心……成长,在我身上一点点缓慢地发生着。有时候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沉浸其中的快乐。对于学校的一些常规要求,不管学校对此是否检查和评比,我都会认真地执行。比如我会很重视班级板报的设计。从彩喷的1.0时代,到粘贴的2.0时代,再到书写绘画的3.0时代。班级的板报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灵活,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也能做到逐渐美观。我刚接11级5班时,我推行的是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竞争的班级管理模式,我把相关过程和成果呈现在板报上面,这样让板报实用起来,也把激励的效果最大化。我还把重大新闻版块加到了板报中,通过这种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一种关注时事的意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每学年,高年级的班级都会轮到一次升旗仪式。我带着孩子们精心准备,教师节主题、妇女节主题、节约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我精心及时组稿,为孩子争取更多的背诵、排练时间。我想给更多的孩子上台机会,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机会可能会给一些孩子带来一些奇妙的改变,稿子一遍又一遍地过,做到熟练,才能克服紧张的情绪;在班级同学面前表演,找找当众讲话的感觉;到升旗台上走位,做到成竹在胸。平时怯于表达的同学,在台上获得了更新的体验,提升了自信心。表现力很突出的同学也被发掘,走向了学校活动的平台。在认真做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沉浸其中的快乐。每学期的鉴定、每一次的学生表现反馈、每一次活动策划……班主任的工作多而杂,也许就是这份喜欢和投入才让我们感到工作的成就感吧。有时候是一种放手,也是一种更大的期待。我觉得我的成长体现在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赏识,也逐渐学会了放手。当然,放手是建立在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控力的基础上的。我接班的时候,我就教给学生一个成语“按部就班”: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形成规矩。上课做上课的事,预铃响后必须安静坐好。下课时,是你游戏和放松的时间。如果下节是科任课,纪律负责人和体委就要组织站排,无论我是否在教室。眼操、间食等也一样。中午指定时间进入教室,之前上好厕所,喝好水,进入教室就要进入自习状态。有了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奖惩,孩子们会做得很好。值日生按座位分组,一列为一组,组长民主选举,具体的值日工作由组长分配,方便临时调度,组内轻重活,组员可轮流,这样,组员间学会了合作和配合,又训练了组长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学习上我也十分注重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激发。会主动学习的孩子肯定差不了,学会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为自己做一个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学校的各项活动,我也会发动学生的力量。给他们机会去策划和执行,然后享受他们带给我的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梦想大舞台,孩子们自己排演节目;班歌的队形和每一个动作的编排都是孩子们的智慧;新年联欢会,孩子们自己布置教室,最后我从各班找来评委,选出了最佳设计奖。是的,孩子们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我愿尝试多去放手,期待绚烂的花开。有时候是一种用心,更是一种肩上的责任有的时候,你已经很用心了,却比不上别人云淡风轻就取得的成绩,可大多数时候,你的用心,是能够被看见的。每学期批改作文时,我都会在优秀作文旁画上一颗星。这颗星就代表了这篇作文有选编进班级作文选的资格,孩子们很受鼓励,写作文更加用心,也更乐于表达了。带着孩子们出作文小报,出作文专刊,孩子的写作水平日渐提高,连续多年,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得芒种杯特等奖,结集出版,多名同学在华育杯等作文竞赛中获奖。疫情期间,我很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就每天在群里发一些温馨提示和鼓励孩子话语,做成小报的形式。事后班级的一位家长十分感激地说:“有一段时间,我和孩子都十分焦虑。是您的鼓励让我们燃起斗志,义无反顾。真的特别感谢您。”一件很小的事,可能就会打开学生或者家长的心扉,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不用心。还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那个不会上课,不会带班的我。无奈、忧虑的心情依然清晰。特别感谢领导对我的包容与帮助,你们的鼓励和赏识,让平凡的我拥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感谢我学科的领路人我的师傅张昆老师,感谢我可敬可爱的同事们,你们的关切和支持,让我温暖无比。而我将继续用我的方式努力着,不摒弃纯真,不拒绝成长。
李芳,中共党员,高级教师,英语组教研组长。2009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年来,教学严谨、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小学英语优秀课展示一等奖,指导学生参与省市英语竞赛,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多篇论文在国家及省市评比中获奖。教育格言: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
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时光如梭,青春易逝。十三载的光阴与飞舞的粉笔末一起渐渐地远去。曾经的“东北育才抚顺学校”也走过了十四年的青春,经历了“东北育才实验学校”成为了今天的“沈抚育才实验学校”。而我也在我的教育之路上感动着、收获着!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我们”学校
十三年前的“东北育才抚顺学校”是一个只有一年级六个班,面对着社会和家长的质疑,面临着招生困难的年轻学校。十三年前的我是一个刚迈出大学校门,怀揣激情与梦想,充满责任与信念的年轻教师。那时候的我,跟着初中部的老师一起去本溪发放介绍学校的宣传简章;那时候的我,跟着校领导、同事们一道在另一所学校的大门口,对着报名的家长不厌其烦地介绍我们这个不为人熟知的学校;那时候的我,去过一所所幼儿园……遭过白眼和冷落,受过无视和嘲讽。可是,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我就要大声说,这就是“我们”学校。十三年后的今天,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是一个拥有六个年级六十二个教学班,得到社会和家长普遍认可,招生年年爆满的知名学校。十三年后的我依然初心不变,满怀热情。人们说,只有你为之真心付出过,你才会珍惜,才会体会他的重要。是的,这是我一直为之拼搏奋斗的家园,这里记录了我的青春与成长!我永远都可以骄傲的大声说:这就是“我们”学校!
“我们”伐木累
这里的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兄弟姐妹。那一年,我们备课组有4个人。金姐姐毫无老教师的高傲,同年入职的两姐妹更是亲如闺蜜。我们一起溜进隔壁大学校园找美食,我们一起进教室奋战到黑夜,我们一起以校为家住寝室,我们还一起坐着颠簸的三轮车去诊所打吊瓶……生活中无话不谈,工作中倾其所有。多幸运在职业生涯的开端我就有个“我们”,那段苦中作乐的日子永远是我记忆里的珍藏。这一年,我们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5个成员的大家庭。一个人的事就是一家人的事。一次次教研活动中,一次次竞赛活动中,一次次学科展示中……“我们”从不孤单。2009年从沈阳市优秀课展评到贵阳全国英语教学研讨,历时半年的征程我从未孤单。有一群人为你毫无保留的出谋划策,克服一切困难陪你听课试课,放下自己的一切陪你飞到贵阳,陪你挑选上课的服装,给你当司机当化妆师……这就是我们大家庭的成长缩影。在这里没有我,只有“我们”。
“我们”班级
这里不仅有老师和同学,更是家人和朋友。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可班主任工作更让你体会见证成长的幸福与喜悦!一个班级就是一方沃土,需要你用爱和真心去浇灌!需要你用知识和智慧去滋养!2021年8月31日我迎来了班主任生涯的第一个一年级!这一年,我和孩子们一起训练篮球操并在运动会上成功演出,我和孩子们一起讲述我们名字的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我和孩子们一起做班徽唱班歌申报特色班级……我喜欢听他们亲切的叫我Yuki老师,我也把他们当做班级的小主人。这一年,因为认真倾听,我第一次知道孩子们互相告状的原因并不像我们大人想的那样狭隘,而是想借助老师的力量帮助同学进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21级10班,不仅仅是“我的”班级,更是“我们”班级。三尺讲台育桃李,满园春色竞芬芳。我愿继续用26个字母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用爱的赤诚为孩子们点燃希望的明灯,用执着的情怀在美丽的育才园里润物无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未来的教师路上我将继续用最质朴的方式践行教育的初衷。回首来时路,一路馨香,满眼芳华,感恩每一位教师的陪伴与坚守;阔步新征程,心怀初心与热爱,我们一起向未来!